黑龙江等保测评(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)的标准主要依据《信息安全技术—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》(GB/T 22239-2019)进行。该标准针对不同级别的信息系统提出了不同的安全保护要求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物理安全:要求机房和设备避免在顶层和地下室,具备门禁和监控报警功能,以及防雷、防火、防水防潮、防静电和防电磁等基本功能。
2.网络安全:包括网络架构的安全性、网络设备的安全性和网络通信的安全性。要求网络边界安全、通信安全、网络安全审计等,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泄露。
3.主机安全:保障服务器、工作站等主机设备的安全,包括访问控制、身份鉴别、日志审计等。
4.应用安全:确保业务应用软件、数据库等的安全,包括访问控制、数据加密、抗拒绝服务攻击等。
5.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:确保数据的完整性、可用性和保密性,包括数据加密、备份策略、灾难恢复等。
6.安全管理: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,包括安全策略、安全制度、安全培训、安全审计等。
此外,等保测评还涵盖了安全通信网络、安全区域边界、安全计算环境和安全管理中心等方面的要求。
需要注意的是,等保测评的级别分为五个等级,从一级(最低)到五级(最高),不同级别的信息系统对应不同的安全保护要求。在测评过程中,需要根据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其安全保护等级,并按照相应等级的要求进行评估和加固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需更详细的信息,建议查阅相关标准文件或咨询专业安全机构。